1949年2月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3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辖第187师、第188师、第189师。隶属第19兵团(由华北军区第2兵团改称)建制。
第187师由第7旅改称,原辖第19、第20、第21团依次第559、第560、第561团
第188师由第8旅改称,原辖第22、第23、第24团依次改称第562、第563、第564团。
第189师由第9旅改称,原辖第25、第26、第27团依次改称第565、第566、第567团。
4月24日后,第63军由太原出发,随第19兵团划归第一野战军建制。5月,以军两个炮兵营为基础,扩编为军炮兵团;9月,在宁夏中宁县组建了教导团
1950年1月,第63军进驻陕中地区,军部驻三原,第187师驻淳化,第188师驻耀县,第189师驻蒲城.12月,在山东邹县地区第19兵团炮兵团改编为第63军炮兵团,第189师山炮营与原军炮团团部、直属分队、第2营和第1、3营的装备合编为该师炮兵团,第187、第188师以山炮营为基础扩编为师炮兵团。
1951年2月10日,第63军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下辖第187、第188、第189师及各师炮兵团和军炮兵团、军教导团。进至辽宁凤凰城地区集结。
2月17、18日晚,第63军分别从长甸河口和丹东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3年9月25日至28日,第63军回国,进驻石家庄、邢台、邯郸、辛集地区,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4587部队]番号。军部驻河北省石家庄市。随即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的《国防军新编制表》进行整编,增编了高射炮团1个,坦克自行火炮团3个。整编后的第63军,拥有步兵团9个,高炮兵团1个,坦克自行火炮团3个,炮兵团4个.1955年8月,曾调走和撤销的军炮兵团和高炮团又更新得以组建。1957年6月,根据总参谋部和北京军区“关于步兵师整编”的指尔,第63军对所属3个步兵师进行精简整编,各师3个步兵团整编力2个实兵团,1个机构团。
196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3军。1962年3月,第187、第188、第189师均按北方甲种师编制编成。1964年10月,北京军区从63军及其他军区所属单位抽调人员,在石家庄元氏县组建了北京军区工程兵二工区机关(部队代号京字413部队),又由63军187师组建了北京军区工程兵建筑第150团,188师组建了建筑第151团,189师组建了建筑第152团。1966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第157号命令,第63军第189师移师北京.番号不变.隶属北京卫戊区。1968年8月第187师、第188师坦克自行火炮第392、第393团改隶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第6师建制。1967年至1969年,为北京卫戊区组建1个独立团;为新疆军区陆军第3师组建了一个步兵第3团;曾代管军区工程兵第6、第7工区。1969年10月28日,第63军奉命从河北省移防至山西省,军部驻太原市。北京军区工程兵第2工区改编为陆军第186师,隶属第63军建制。11月,改称第189师。 下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同时原第189师番号改为北京卫戊区警卫第4师。
1970年5月,增编108野战医院。1983年3月,108野战医院改为驻军医院.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野战第282医院”。
1976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1975午11月27日颁发的《陆军军、师新编制》和北京军区司务字第08号文件通知,第63军进行精简整编,北京军区独立坦克第1团调归第63军建制,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3军坦克团。和高炮团;第188师执行陆军甲种师编制。第187、第189师执行陆军乙种师编制。1979年4月,第63军第187、第189师由乙种陆军师扩编为甲种师。1983年3月.根据1982年9月中央军委《关于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和总参谋部、北京军区的指示,陆军第63军进行精简整编。第188师整编为甲种师、第187、第189师辖编为乙种师.军区预备炮兵第16师(辖5个团)划归第63军领导。整编后的第63军司、政、后3个机关、1个甲种步兵师、2个乙种步步师、3个直属团,代管1个炮兵师。
1985年7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颁发的《集团军编制表》和北京军区司务字第54号文件通知,陆军第63军改编为集团军,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3集团军”[52935部队]。同时编入坦克旅[63军坦克团与第189师师部及步兵、炮兵、高炮各1个营和守备5师坦克营整编为第63集团军坦克旅]、炮兵旅(原炮兵第16师)和高炮旅[由第63军高炮团双管37高炮营、教导大队与第65军高炮第68师第635、第636团整编为第63集团军高炮旅.旅部驻山西省介休县]。集团军所属部队由3个步兵师、3个直属团,扩编为2个摩托化步兵师(第188、第189师)、1个步兵师(第187师)、3个旅(坦克旅、炮兵施、高炮旅),两个直属团:通信团[第189师通信营和第566团团部、军通信营整编为第63集团军通信团.驻太原市北营]、工兵团[由北京军区工程兵第2工区建筑第147团与第63军工兵营、第189师工兵营的舟桥连整编为第63集团军工兵团,驻山西省洪洞县]。整编中,调进了1个师[北京卫戊区警卫第4师改为步兵第189师重新归建]和10个团;撤销了原189师、炮兵第16师、军榴炮团、高炮团。集团军军部驻山西省太原市。1989年9月,根据北京军区《关于乙种步兵(摩托化)师编制调整和组建各师教导队的方案》,第63集团军第187师所属1个甲种步兵团减编为乙种步兵团,2个步兵教导团编为乙种步兵团,1个炮兵教导团编为乙种师炮兵团。第189师所属1个甲种摩步团、2个教导团整编为乙种摩步团。1996年,原属第63集团军的步兵第187师改为直属武警总部的机动师。辖武警第559、560、561、705团[师炮兵团].1998年,步兵第189师改编为摩步旅。同时由于第28集团军撤消,所属步兵第82旅改归第63集团军建制。坦克7师转隶63集团军,改为陆军第63集团军装甲旅,原63集团军坦克旅撤销。 2003年部队整编,取消63军编制,保留下来析州机步188旅,运城第7装甲旅,孝义市第16炮兵旅,大同82摩步旅全部编入第27集团军。2017年4月18日,第27集团军撤销,第63军82旅改编为第81集团军特战第81旅;机械化步兵188旅改编为第82集团军合成第188旅. 第63军187.188师坦克自行火炮392.393团改编为第82集团军合成第6旅某营.装甲7旅改编为第81集团军合成第7旅[第63集团军].
武警第187师[第63军187师]
1949年2月,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第7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第187师,所辖第19、第20、第21团依次改称步兵第559、第560、第561团;4月,随第63军编入第1野战军序列。1950年12月,在山东省曲阜地区187师山炮营扩编为师炮兵团(1953年至1969年番号为炮兵第567团)。1951年2月,随军赴朝作战。1953年10月,从朝鲜回国后驻河北省邢台地区;同时,组建了师坦克自行火炮团,同年11月坦克自行火炮团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自行火炮第392团”(1968年9月,改隶坦克第6师建制),师炮兵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567团”。1957年6月,第187师所辖3个步兵团保持两个实兵团、1个机构团的编制。1962年6月至11月,第187师按北方甲种师的编制。1964年10月,第187师奉命组建军区工程兵第2工区建筑第150团。
1968年9月,该师坦克自行火炮第392调归军区坦克第6师建制。1969年10月28日,该师随军移防至山西省.师部驻榆次市。559团移驻山西省祁县,第560团移驻山西省太原市北营,第561团移驻山西省榆次地区。炮兵团移防山西太谷县。1976年1月,第187师执行乙种师编制。1979年3月.该师奉命由乙种陆军师扩编为甲种师。1983年3月,第187师再次整编为乙种师。
1985年7月,整编为陆军第63集团军步兵第187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下辖559团为甲种步兵团,560、561团改为教导团,炮兵团于1986年10月改为炮兵教导团。1989年9月,559团减编为乙种步兵团,560、561团由教导团改为乙种步兵团,师炮兵教导团改为乙种师炮兵团。1996年10月转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第187师,辖武警第559、560、561、705团。
第82集团军合成第6旅[第63军187.188师坦克自行火炮392.393团]
根据北京军区装甲兵(1968)司务字第362号通知,坦克第六师于1968年9月10日在北京成立。隶属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部。
坦克六师师部及师直属队分别由坦克第1师和坦克独立第3团组建;辖团队 原北京军区装甲兵直属坦克独立第6团、原第63军187师坦克自行火炮392团、原第63军188师坦克自行火炮393团、原第66军196师坦克自行火炮401团,调归该师建制。根据北京军区(1969)司务字第633号通知,1969年9月2日坦克独立第6团改称坦克第21团,坦克自行火炮第392团改称坦克第22团,坦克自行火炮第393团改称坦克第23团,坦克自行火炮第401团改称坦克第24团。当时每个坦克师是4个团。部队代号分别为 :
[坦克六师--北京南口]-----[1870]
[坦克六师21团-北京南口]-[1871]
[坦克六师22团-河北沙城]-[1872]
[坦克六师23团-北京阳坊]-[1873]
[坦克六师24团-天津杨村][北京延庆]-[1874 ]
1971年9月,坦克第23团调归第27军81师建制。改为步兵第81师坦克团。1985年与原陆军第28军步兵第84师师部整编组成陆军第27集团军坦克旅。1998年改称陆军第27集团军装甲旅。2003年番号撤销。
1983年3月25日,坦克6师由北京军区装甲兵划归第38军建制,并增编一个炮兵团和一个装甲步兵团。
1984年1月,坦克第6师进行整编,辖坦克21团、坦克22团、坦克24团、装甲步兵团、炮兵团和高炮团(原第38军高炮团)。
1985年5月后,坦克师和主要由军属坦克团扩编的坦克旅全部编入陆军集团军建制。
1985年7月至10月 ,原坦克第22团团部调归第65集团军 ,坦克第6师以炮兵团团部为基础,组建坦克第22团团部,以原炮兵第6师410团团部为基础,组建炮兵团团部。
1998年9月,坦克第6师改为装甲第6师,撤消了装甲步兵团。该师与装甲3师是仅有的两个五团制装甲师。
2011年装甲第6师改称装甲第6旅 2017年调整为第82集团军合成第6旅
第82集团军合成第188旅 (第63军188师)
1949年2月,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第8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第188师,原辖第22、第23、第24团依次改称第562、第563、第564团。1949年4月,随第63军编入第一野战军序列。1950年12月,在山东邹县地区188师山炮营扩编为炮兵团(1953年至1969年番号为炮兵第568团),翌年2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第63军的编成内赴朝作战1953年10月,188师从朝鲜回国,驻河北邯郸。11月,组建师坦克自行火炮393团。1953年10月,188师从朝鲜回国,驻河北邯郸。11月组建了师坦克自行火炮团,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车坦克自行火炮第393团”.师炮兵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568团”。1957年6月.第188师所辖3个步兵团保持两个实兵团、1个机构团的编制。1962年6月,第188师按北方甲种师的编制进行扩编。1964年10月.该师奉命组建军区工程兵建筑第151团。1966年3月.又负责组建北京卫戊区独立团。1968年9月。师坦克自行火炮第393团调归军区坦克第6师建制。1969年10月28日,第188师随军移防至山西省、师部驻忻县县城。第562团,第564团,师炮兵团移驻山西省忻县地区。第563团驻山西省定壤县。1976年l月,第188师执行甲种师编制,1983年3月,第188师编为北方甲种师。1985年7月,根据军区精简整编执行方案和(1985)司务字第130号文件通知,188师整编为甲种摩托化步兵师,下辖3个甲种摩托化步兵第562、563、564团、炮兵团、坦克团(坦克7师第28团转隶,驻太原市北城区)、高炮团(63军高炮团(欠双:37高炮营)与第188师双37高炮营整编为第188师高炮团,驻山西省阳曲)1998年,撤消564团,坦克团改称装甲团。2003年,63集团军撤消,188师由摩托化步兵师改建为机械化步兵旅,转隶27集团军建制。2017年4月18日,改编为第82集团军合成第188旅.
第63集团军第189旅[第63军189师]
1949年2月,华北军区第3纵队第9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第189师,原辖第25、第26、第27团依次改称第565、第566、第567团。4月.随第63军编入第1野战军序列。1950年12月,在山东邹县地区189师山炮营与军炮兵团合编为师炮兵团。翌年2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第63军编成内赴朝作战。1953年10月,从朝鲜回国后驻河北省辛集地区。11月,组建了师坦克自行火炮团。18日,第l89师坦克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自行火炮第394团”,23日,师炮兵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569团”。1957年6月,第189师所辖3个步兵团改为两个实兵团、1个机构团的编制。1962年6月,第189师按北方甲种师编制扩编;6月13日至10月13日,该师奉命入闽备战,调归福州军区指挥。1964年10月、该师奉命组建军区工程兵建筑第152团。1966年5月,中央军委下发辰157号命令,陆军第63军第189师移驻北京,番号不变,隶属北京卫戍区。1969年10月改番号为北京卫戊区警卫第4师,所属第565、566、567团、炮兵团、坦克团依次改称为警卫第4师第10、11、12团、炮兵团、坦克团,另将北京卫戍区独立团改编为警卫第4师第17团。1976年1月,警卫第4师第17团改编为北京卫戍区独立步兵团,直属北京卫戍区建制。1976年5月组建警卫第4师高炮团。1978年11月,警卫第4师第10、11、12团依次改称第14、15、16团。1985年7月,北京卫戊区警卫4师调归第63集团军,整编为陆军第63集团军步兵第189师,执行北方乙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警卫第4师步兵第14、第15、第16团、坦克团、炮兵团、高炮团番号依次改称第189师第565(教导团,驻山西省新绛县)、第566[甲种摩托化步兵团,驻山西省候马市]、第567团(教导团)、第189师坦克闭、炮兵团、高炮团。师部驻山西省临汾市。1989年9月,第189师所属第565、第567团由教导团改为乙种摩托化步兵团,第566团改编为乙种摩托化步兵团。1998年整编为步兵第189旅,2003年撤销建制及番号。
第63集团军坦克旅[第63军第2个189师]
1964年10月,北京军区从63军及其他军区所属单位抽调人员,在石家庄元氏县组建了二工区机关(部队代号京字413部队),又由63军187师组建了北京军区工程兵建筑第150团,188师组建了建筑第151团,189师组建了建筑第152团。二工区部队于1965年进驻北京,二工区机关驻在通县(现通州区),其他各团分别驻在北京各区县。
1969年10月,北京军区工程兵第2工区改建为186师,隶属第63军建制;建筑第151团组建山西省繁峙县的556团,建筑第152团组建山西省代县的557团,建筑第151团、建筑第152团各抽出6个工兵连与工区直属8个机械班组建了山西省宁武县的558团,第63军从第187、第188师炮兵团抽调技术骨干共同组建崞阳镇的189师炮兵团。11月,第186师改称第189师、所属第556、第557、第558团依次改为第565、第566、第567团;师部驻山西省原平县。1976年1月,第189师执行陆军乙种师编制。1979年3月,该师由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1983年3月,第189师整编为乙种师。1985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陆军第63军改编为集团军, 根据集团军编制序列及北京军区《精简整编执行方案》司务字第54号文件通知.将原第189师师部、师炮兵团榴炮营、双管37高炮营、第565团第1营与守备5师坦克营、第63军坦克团整编为第63集团军坦克旅.旅部驻山两省运城市。原第189师撤销.1998年原陆军第28集团军坦克7师转隶63集团军,改为陆军第63集团军装甲旅,原63集团军坦克旅撤销。
第81集团军特战第81旅[第63军82旅]
1949年3月上旬,在江苏如皋县曲塘镇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82师,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辖第244(原第82团)、第245(原第83团)第246(原纵队特务团)团。8月,82师集结于福清地区休整。9月中旬,第82师南下漳(州)厦(门)金(门)。10月下旬,第82师244团驻莆田江口,旋移驻福清,第245.246团驻莆田梧塘、石亭,旋进驻平潭岛。在进攻金门岛战斗中,师主力团244团受到严重损失,1950年1月16日 ,101师302团与244团余部在福建省福清县东张镇合编,番号为244团,4月第82师移莆田地区。8月1日 军炮兵团团直一部,一营营部及一连、六连、九连组建82师属炮兵团(1953年—1969年曾使用炮兵第362团番号)11月下旬,第82师移闽北建瓯1951年3月24日 82师共抽调志愿人员802名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暂编第二十七团一营;同时,全师抽调一批干部去充实组建海军。1953年2月2日 82师开始由下洋向莆田移防。 4月2日 82师由莆田移防,进驻晋江地区。8月29日 82师奉命重返浮桥镇、莲河、安海、青阳镇、柴塔地区 12月 19日 82师由柴塔移防安海镇。 1954年 五月上旬 246团移至晋江以东洛阳镇地区。 1956年7月1日 福州军区成立,82师随28军由南京军区转归福州军区领导。1958年 12月28日 82师奉命与83师调防。师部从泉州清蒙移驻莆田后卓,244团从晋江石狮移驻莆田江口,245团从晋江青阳称驻莆田涵江,246团从晋江安海称驻福清洋下。1960年1月上旬 82师奉命担任福州军区战斗值班师. 1961年1月,第82师作为福州军区的主力师,被军委定为全军首批10个战备值班师之一。其作风扎实,战斗力强,在总参考核全国战备值班部队时名列前茅,被誉为军委总参的铁拳头。 1967年2月 245团奉命担任福州军区战备值班团,南京军区汽车33团配属245团,担任机动任务。 1968年1月21日 244团接替245团担任战备值班任务,原配属245团的南京军区汽车33团同时改配给244团。 5月1日 南京军区汽车33团离开82师归建。1969年11月上旬,随28军北上,转隶北京军区,移防山西临汾,担负战略预备队。17日82师各部按246团、师机关及直属队、244团、245团、师炮兵团的顺序,相继离开莆田、福清营房,沿福厦公路向杜坞、甘蔗装载集结地域开进。24日至12月1日82师所属各部相继到达山西、霍县、洪洞、甘亭、临汾新驻地。1985年9月改编为陆军第28集团军步兵第82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 从晋南洪洞移防到晋北大同。1998年9月第28集团军撤消,缩编为摩步第82旅并转隶陆军第63集团军,驻地大同2003年9月又划归陆军第27集团军建制。 2017年4月18日,改编为第81集团军特战第81旅
第63集团军炮兵旅[炮兵第16师]
1969年10月30日—1970年2月25日,根据中央军委1969年10月27日命令和北京军区1969年10月30日决定,北京军区炮兵负责组建炮兵第16师,下辖炮兵第61团(驻地平遥)、第62团(驻地汾阳)、第63团(122加、驻地孝义)、第64团(驻地灵石)、第212团(驻地介休)。师部驻地山西省介休。
1970年2月25日,在山西省介休召开成立大会。
其中:炮兵第14师挑选1087名干部战士,赴山西介休组建炮兵第16师第61团、第62团和第212团2营。
炮兵第5师抽调人员组建炮兵第16师第63、第64团和第212团1营。
1974年9月17—18日,炮兵第16师师部由山西省介休县移防孝义县(旧址)城西3公里新建营房。
1974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炮兵第16师第61、第62团分别由山西平遥县二中和汾阳县中学移防平遥县西侧和汾阳县城大南关西侧营房。
1981年3月,指定炮兵16师第62团为北京军区预备炮兵值班部队。
1982年3月4日,炮兵16师212团接替62团担负战备值班任务。
1983年1月,炮兵64团为简编团,分别撤消3、6、9连。
1983年3月,炮兵第16师划归陆军第63军建制。
1985年7月.根据集团军编制序列和北京军区《精简整编执行方案》司务字第54号文件通知.由炮兵第16师师部、师直、第62、第63团、军炮兵团(各欠1个营)和第212团2营整编为第63集团军炮兵旅。旅部驻山西省孝义县城。
2003年第63集团军撤消,改归第27集团军建制。2017年第27集团军撤销。
第81集团军合成第7旅[第63集团军装甲7旅]
经中央军委1968年8月22日批准,于1968年9月10日,以坦克独立第2团、坦克自行火炮第233团、坦克自行火炮第312团、坦克自行火炮第398团,在北京市组成坦克第7师,隶属于北京军区装甲兵。同年9月28日移驻山西省大同市。1969年9月12日,坦克独立第2团、坦克自行火炮第233团、坦克自行火炮第312团、坦克自行火炮第398团依次改称坦克第25、26、27、28团。
1976年4月,坦克26团调归陆军第69军建制,改称陆军第69军坦克团。
经中央军委1982年9月16日批准,坦克第7师从所属单位抽调人员,于1983年3月15日,在山西省大同县组建了装甲步兵团。
经中央军委1982年9月16日批准,坦克第7师从所属单位抽调人员,于1983年3月16日,在山西省阳高县组建了炮兵团。
1983年3月调归陆军第69军领导
1985年7月隶属于第28集团军。9月,坦克第28团调归第63集团军步兵第188师建制,改称步兵第188师坦克团。同时,陆军第69军坦克团(即原坦克第26团)调归坦克第7师建制,改称坦克第28团。
1998年第28集团军撤消,该师缩编为装甲7旅并改归第63集团军建制。
2003年第63集团军撤消,改归第27集团军建制。2017年第27集团军撤销。装甲7旅改编为第81集团军合成第7旅.
63军炮兵团
1949年5月,第63军在山西太谷、祁县休整期间,奉命以军山炮营为基础、从步兵团抽调部分人员,组建军炮兵团。1950年12月,奉19兵团命令.第63军在山东邹县、曲阜地区进行整编换装时,将原军炮兵团团部和第2营及第1、3营的装备与第189师山炮营合编为该师炮兵团;第19兵团的炮兵团机关、直属分队和第3营调归第63军.与军炮兵团第1、第3营的人员合编为军炮兵团。1953年10月,遵照国防军新编制表,军炮团改编为l52榴弹炮团。番号为炮兵第170团。1954年2月,根据总参谋部通知,该炮兵团改隶东北军区机械化第1师建制。1955年9月,第63军奉命以炮兵教导营和野榴炮教导连为基础,重新组建了152榴炮团,番号仍称炮兵第170团。1969年12月,第170团番号改为第63军炮兵团。1985年7月.该团(欠l营)编入第63集团军炮兵旅.军炮兵团的建制撤销。
63军教导团
]949年10月,第63军从全军选拔部分干部在宁夏中宁组建了教导团。1952年3月整编为教导大队,1953年l0月撤销,l969年根据总参谋部决定,又成立了军教导大队。1976年1月精简整编时撤销。1980年12月,根据北京军区转总参谋部“关于陆军军、师教导(轮训)队的任务和编制”通知精神,陆军第63军将各师教导队、团轮训队,改编组建为军教导大队。1985年7月第63军改编为集团军时,军教导大队建制撤销。
63军高炮团
1953年l0月,第63军奉命以原高炮第71营为基础和军教导大队队部扩编组建军85高炮团.该团于l954年3月撤销,改编为炮兵教导营。1955年9月.根据北京军区转国防部关于“组建85高炮团”的电令、第63军以炮兵教导营的高炮教导连为基础组建了85高炮团.番号为高射炮兵第88团。l962年6月该团撤销,减编为85高炮营。1976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和军区关于野战军精简整编的指示、将军高炮营与第187、第188师各1个高炮连合编为高炮团、番号称第63军高射炮兵团。1985年7月,军高炮团团部、直属分队和57高炮营调归第188师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