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楼
之前谈的都是个体在使用板子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感受,那么,就软板或硬板的具有特性,在这继续谈谈它们的特点。与大家共同探究。 还是选举个例子,开山炸石头用的磅锤,大家一定观察到,他的柄都是用几片竹条做成的,用起来很软,但很有鞭击效果,有节奏、韵律。看似软,而触及钢钎时的力确很大,一般人开始就是用不好。我们家常用的铁锤,一般都是木柄,初用者一般也能掌握,但很显然,木用起来硬梆梆。 进一步分析,软柄硬柄都是服从第一要求而设置的,各有各的特点,软柄力量大,难掌握,特别是容易打偏,而硬木柄,力小一点,好掌握,另外。会用的人,软柄可以缓冲打击后柄对手的振动,但用不好,其对手的振动比硬柄利害。而木工的锤子,主要目地就是打得准,力不需要很大,一次钉子锤不到位,再来几次。事实也就如此,很少看见木工钉钉子是一锤就即,总是好几下。而开山炸石时的抡大锤总想一锤下去,力越大越好。(06春晚黄宏在《装修》节目中的抡大锤,就不怎么专业) 综上说述:软柄的大锤,不是什么人拿起来就能用的,但用好了,效果非同一般,而小木锤,人人都能用,但没有个性,死板板。 而我们的球拍,我认为软和硬就包含有上述的软柄或是硬柄的道理,软板用好了比硬板的威力大,但真正用好,就非业余爱好者人人都能掌握的,而硬板,应该说使用起来,一是一、二是二,业余掌握起来就容易得多。这就我们看到的,专业的用纯木,软一点的板子多,而被业余称之为“蝴蝶王”的几乎没有。反过来,在业余的用“蝴蝶王”的大有人在。 原因就是,专业的能够驾驭“软板”,并发挥此“鞭击”的效果,而业余的用板的水平也就是用木工的锤子水平,抡起软柄的“大锤”就感到没谱。
第2楼
自己顶一下,你们的跟帖是我创作的动力。
第3楼
楼主分析的是啊!佩服!
第4楼
最有见地的还是“之一”,其他的就有些勉强了。比喻也不是很恰当了。其实硬一些的板子更难驾驭。软板硬板其实是习惯问题,改了大球了,碳素板也出了,击球效率当然是碳素板好,但难以驾驭。国人比较迷信,即使专业队的,选板子受教练的影响大。反观欧洲选手就比较实事求是,而且相信自己的多,现大多都碳素板了。
第5楼
我觉得硬板攻击性略好,但不及软木更能发挥自主发力的优势,毕竟乒乓球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的运动,被动时的转换与衔接可能更多依赖自主的意识!个人拙见。